导言
“小胡说车”,武汉的自媒体创作者,其仅在懂车帝app一家平台上,就拥有220.8万粉丝,可以说是汽车自媒体中的大V。自媒体人小胡通过视频分享其收购二手车、检验二手车,向粉丝普及汽车知识,分享汽车卖家、二手车商的故事。笔者大约在2年前开始关注“小胡说车”,可以说,见证了小胡从一名汽修工人逐渐成长为资深汽车自媒体人的艰辛、喜悦。
“极氪001”,豪华猎装轿跑。极氪汽车是吉利集团旗下高端豪华纯电车品牌,001是极氪汽车品牌推出的首款纯电动汽车。市场普遍将“极氪001”对标特斯拉model Y。很显然,极氪品牌是吉利集团进军新能源车市场的“精锐部队”,不仅被吉利集团寄予厚望,也是我国汽车自主品牌的骄傲。正是因为有了吉利、比亚迪、长城等一系列自主品牌的奋发崛起、参与竞争,不少曾经高高在上的合资品牌们才被迫提升配置、加大了终端优惠力度,让老百姓得了实惠
2022年2月底至3月初,“小胡说车”先后发布了若干“极氪001”相关短视频。主要内容是介绍小胡收购一辆仅上牌三天、车况极好“极氪001”二手车,并通过实际驾驶“极氪001”,测试电池续航能力。
2022年3月9日,浙江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极氪公司)向“小胡说车”致函,认为上述短视频内容存在标题严重失实,故意制造特殊场景与情况、对内容进行选择性编辑,对“极氪”品牌进行负面报道,对公众造成误导等问题。并且,极氪公司要求“小胡说车”公开道歉,并保留对相关主体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一时间,粉丝全体炸了锅,纷纷表示“小胡摊上事了”。
2022年3月12日,小胡公开发布视频,对相关事件表示道歉,并于2022年3月12日下午15:59分前下线了相关短视频。
汽车粉丝们对此有多种不同看法,主要可以归纳为三类,第一类认为,“极氪001”的电池续航能力虽然没有广告宣传的好,但是比小胡的测试当天的表现更好一些,视频存在歪曲事实,应当赔礼道歉;第二类认为,极氪车企过于强势,小胡通过短视频反映的车辆真实的电池续航能力和二手车保值率,不应当道歉;第三类认为,涉案二手车的卖家有问题、立场摇摆,他在短视频中自己说了车辆的缺点,事后又联合车企发布声明,隐喻小胡存在误导、客观性不够。
诉讼实务分析
首先,我们应当肯定,极氪公司就其公司和“极氪001”产品享有名誉权,受到《民法典》第五章第一千零二十四条至第一千零二十八条相关规定的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包括“小胡说车”,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极氪公司及其产品的名誉权。那么,短视频中究竟是否存在侵权行为呢?目前短视频已经下架,粉丝对此认识不一。尽管目前没有条件对下架短视频进行比对,但笔者之所以写这篇文章,恰是因为笔者在短视频上线之初,观看了相关视频,脑海中有基本印象。
根据笔者的回忆,第一,小胡和他的同事,先后驾驶“极氪001”测试续航能力的行为,尽管当时主要走高速路段、下雨天气、气温较低且满载4人,但该些情况并未违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的相关规定(除了可能在部分路段存在超速情况),极氪公司在“极氪001”上市之初就其续航能力的描述也未注明测试限制条件。笔者认为,从小胡充满电、持续驾驶至电池归零,只要如实反应行驶里程、表显电量,即使出现短视频中反应的实际续航能力存在与极氪公司宣传资料存在明显差距的情况,不能认定小胡侵害极氪公司名誉权。第二,关于小胡在短视频中反映“极氪001”二手保值率较低、驾驶体验与预期有一定差异,以及相关视频标题存在夸张嫌疑等情况,毕竟纯电车相较燃油车的二手保值率较低,符合市场普遍认知,并且“极氪001”是2021年刚上市的,其驾驶体验、耐久性及保值率有待市场检验,对此有不同认知,只要小胡能够证明其尽到了合理核实义务,并不一定会认定侵权。司法实务中,法院考察因素一般包括:内容来源的可信度、对明显可能引发争议的内容是否进行了必要的调查、内容的时限性、内容与公序良俗的关联性、受害人名誉受贬损的可能性、核实能力和核实成本。
类似的案例有,2021年7月,汽车自媒体“懂车帝”进行比亚迪汉EV和极狐阿尔法S碰撞实验,以64公里每小时速度进行50%偏执对撞。碰撞测试48小时后,比亚迪汉EV在全车断电、弱电都已下电情况下,起火燃烧。“懂车帝”将相关视频公布于自媒体平台。尽管比亚迪公司立即对此次测试发布声明,称实验所采用标准和方法均为非主流、非权威,也不是国家及行业标准,并威胁如有媒体过度解读和恶意延展的,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但是,懂车帝随后声明,否认此次事件涉及与车企商业合作情况,视频节目保存有完整视频录像,并且有权威机构提供技术支持,相关材料可以提交公证。此后,比亚迪公司不再回应。
其次,对于“小胡说车”而言,在其意向购买这辆二手“极氪001”的情况下,作为可能的第二任车主,与第一任车主一起,基于自己的真实询价、测试结果及认知,即使在短视频中对“极氪001”提出一些负面看法,是行使消费者的合法权利,只要没有捏造、歪曲事实,没有对他人提供的严重失实内容未尽到合理核实义务,没有使用侮辱性言辞等贬损他人名誉,仍不应轻易认定为侵权。
但是,本案中,“小胡说车”实际立即作了公开道歉并下架了相关短视频,是因为什么原因呢?
笔者分析,撇开来自车企的舆情压力,以及自媒体自身发展需要考量,仅就法律层面判断,“小胡说车”并不是忌惮于极氪公司的声明,主要是因为涉案“极氪001”车辆的艾姓车主同时作出的这份声明(见下图)。该艾姓车主的声明,起到了一锤定音、釜底抽薪的作用。该份声明中,提到了涉案“极氪001”从未希望出售,即使加价也不会出售;当时艾姓车主实际不需要各二手车商报价,均是小胡刻意安排;并且小胡在录制短视频前准备了针对“极氪001”的吐槽点“问题单”,安排艾姓车主回答。该些行为切合了认定侵害名誉权行为的关键点。
当然,“小胡说车”及时作了公开道歉并下架涉案短视频的行为,证明其仍是一家有社会责任感、有担当的自媒体。另一方面,笔者在处理的案件中也碰到过侵权自媒体在事发后不道歉不下架,或者立即下架短视频,但坚持不作任何回应的情况。毕竟,即使被侵权方提起诉讼,法院经审理认定自媒体侵犯名誉权,相应赔偿金额方面仍主要依靠被侵权方举证,而诸如此类的短视频究竟能够造成品牌多大程度的销量下降、名誉损失,实际在诉讼中是需要作大量举证准备的,而且往往十赔九不足。当然,所幸目前本案中的各方当事人都还没有走到对簿公堂的地步。
结语
本案中,极氪公司积极联络涉案车辆的真实车主,有效维权,维护了自主品牌的名誉,值得肯定。同时,为汽车自媒体们敲响了警钟,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切不可为了流量、收益,刻意编造或歪曲事实、哗众取宠。当然,我们广大汽车消费者、汽车爱好者,也不能以偏概全、一概否定汽车自媒体。相信本案反映的问题只是一次偶然,我们应当看到汽车自媒体的蓬勃发展,为我国汽车行业健康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联系我们
微博:普世万联律频道
电话:021-52988666
传真:021-62317688
官网:www.pushiwanlian.com
邮箱:pushi@pushiwanlian.com
地址:上海市长宁区娄山关路523号金虹桥国际中心I座3层
邮编:2000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