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争议解决典型案例分析
以我们代理的南亚某国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涉及的国内人员劳务分包案件为例。国内某企业A是该国某建设项目的劳务分包单位,与总包单位签订《专业安装劳务分包合同》。某企业A与国内雇佣的技术工人签订《劳动合同》,约定派至某国项目部工作,劳动合同截止日为项目分配的个人工作完成止,属于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派驻项目期间,劳务工人无法按原有轮班计划回国休假,在此期间,工地发生不可抗力,业主和总包单位组织就地安全隔离,航班在相当时间内熔断,部分被隔离人员无法归国。之后,总包方获批包机组织离职员工和轮休人员回国,其中部分人员在回国隔离期结束之后在国内就病假工资、出勤奖金、劳动合同关系解除经济补偿金、年休假等事项诉诸法律。
该等人员通过劳动仲裁机构请求由被申请人用工单位承担法律责任。而,用工单位认为,现场奖金福利与出勤工作率直接挂钩,国际航空受限导致不能按原计划安排人员回国属于不可抗力,部分涉案员工属主动申请撤场,属于单方提出解除劳动合同,要求驳回劳动仲裁申请。由于双方分歧严重,该等争议经过法院一审、二审程序。
2、 合规风控法律问题分析
以我们近期提供专项服务的中亚某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劳务分包为例,国内派该国的人员主要包括管理层人员、技术工人等,国内派驻项目的人员包括母公司自有员工和劳务分包单位(为总包单位的劳务分包单位)员工,总包单位与劳务分包单位之间签订建设工程劳务分包合同,劳务分包单位与劳务分包项目人员签订劳动合同。
海外工程项目合规风控所处的法律环境与国内工程所处的法律环境不同。不同国家的地址环境、自然环境、社会政治坏境、文化宗教情况各不同,法律情况当然不同,由于海外工程项目的投资方、业主方、施工方来自不同的地域和法系,实际上可能杂糅有大陆法系、英美法系、伊斯兰法系的法律适用。企业在拓展海外市场时,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深入了解当地法律法规,避免在施工管理中与当地法律法规出现矛盾冲突,导致施工工作无法得到有序开展。2 在劳务问题上,国际劳工待遇标准并不相同,因此,业主和劳务输出单位需要参考当地法律以及国内劳动用工标准,以实现合法合规,并有效避免、减少争议风险,完善对方工程承包项目中劳务分包制度,提高劳务单位的合规管理水平,保障工期质量和安全。
对外承包单位应加强对劳务分包的管理,根据《对外承包工程管理条例》相关规定,对方承包工程的单位将工程项目分包的,应当与分包订立专门的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在分包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并对分包单位的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规范管理劳动合同、工资支付、工作生活条件、日常生活条件、日常管理等各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