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生和人生,有什么不一样? ——读《我在雨中等你》有感
2020-12-25


文 | 徐巧月律师  合伙人


每年的10月开始,总要进入回顾总结整理的阶段。今年年初的写作计划是完不成了,于是又开始翻旧文。这篇文章初稿写于2018年8月12日,原文的最后一句是“摩羯正在逼近,窗外暴雨肆虐。而你,读到哪一段会哽咽?”

然而,当大脑飞速运转,竟已记不起今年夏天的台风如何。

记忆,是不靠谱的;遗忘,才是永恒的。

于是,文字有了价值。


狗生和人生,有什么不一样? ——读《我在雨中等你》有感


那天看的书叫《我在雨中等你》(The art of racing in the rain),作者加思•斯坦(美),翻译林说俐。我不知道译者为什么会把书名翻译成《我在雨中等你》,总觉得还可以有更好的表达,意会的那种感觉。

这本书从狗狗恩佐的视角,叙述了赛车手丹尼的一段人生故事,故事的主线是丹尼的工作经历(从半职业到职业赛车手)、丹尼的家庭生活(妻子伊芙脑癌去世、争夺女儿卓伊抚养权)。恩佐是一条不甘心当狗的狗,他有人类的灵魂和视角,他认为自己转世就可投胎为人的狗,忠诚、聪明、执着,一如他的主人丹尼的性格。

很多人应该看过《忠犬八公》或者类似的题材的作品,我们也常感动于狗狗的忠诚和人性化,爱狗人士对狗狗的感情自然不用多说。

但是,这本书可能不是简单地描述狗,而是描述人。


狗生和人生,有什么不一样?都是哺乳动物啊,只是狗不会说人话,没有灵巧的手指吗?

丹尼的生活,一度糟糕至极,差点就绝望了。交不起参赛的费用、妻子突患脑癌、妻子去世当天被要求交出5岁女儿的抚养权,此后是漫长的抚养权争夺战,外加三级性侵的指控。他被限制自由,被迫放弃赚钱的工作,支付昂贵的律师费,甚至连狗狗的医疗费都付不起了,他卖掉了房子,住进了公寓,一无所有。

故事至此,心情沉重。


狗生和人生,有什么不一样? ——读《我在雨中等你》有感


“赛车时,你的眼睛往哪里看,车子就往哪里去。”

这句话在书中反复出现,在每次需要抉择的地方。我的理解,这就是“目标”、“定位”。你希望自己往哪走?当一个人站在高处俯视,必然和深处漩涡中仰视,感受和想法是不一样的。我们常常说:不要钻牛角尖了。陷入困境的人们,若能有外力的救济,那根救命的稻草,再孱弱也是生的力量。

当丹尼差一点就被迫放弃了女儿抚养权的时候,狗狗恩佐,是那根救命的稻草,他毁了那些妥协的文件——他在纸上撒尿。当然,这是小说的描述,一种艺术的表现。现实中,谁或者说什么事情,是那根稻草?

故事的转折也在此开始,丹尼的生活出现了转机。

黑夜褪去,黎明到来。


最终,性侵指控撤销,丹尼争取到了女儿的抚养权,搬去意大利为法拉利工作。恩佐寿终正寝,转世为人。这是作者的美好愿景,故事的主线有了归宿。

故事的结局是完美的,柳暗花明。


狗生和人生,有什么不一样? ——读《我在雨中等你》有感


还好作者给了这个故事美好的结局,否则我又要难过很久。

阅读文字的魅力,在于眼中的文字,化成脑海中的画面。一行行白纸黑字,幻化成图像,生动地跳跃起来,仿佛老电影胶片在脑海中趟过,这是属于自己地影像,私密而雀跃。

这样的中篇小说,不长不短,总要一口气读完才好。这本书被拍成了电影,我没有看过。有时候的时候我会去看看,看看电影的视角是否与阅读的影像重合,不是为了求证自己思想的准确性,而是为了理解不同。


人生漫漫,谁不曾遭遇困境?

谁不曾有绝望的时刻?

谁不曾无声地崩溃?

谁坚持到了最后?

狗生和人生,有什么不一样?


联系我们

微博:普世律频道

电话:021-52988666

官网:www.pushipartners.com

邮箱:pushi@pushipartners.com

地址:中国上海市云岭东路89号长风国际大厦4层

邮编:200062

狗生和人生,有什么不一样? ——读《我在雨中等你》有感

相关律师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