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十一,我看了三本书。你呢?
2020-10-28


文 | 徐巧月 上海普世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2020年的十一假期,因为不能出上海,免了奔波、多了从容。

假期(含前后几天),我看了两场电影,读了三本书,录了几堂课,码了万把字…… 有尽情地放松,放下手机,不接受任何外界打扰的时刻;有行程匆匆,带娃打卡景点,排队凑热闹的时刻;有走进影院,弥补贺岁遗憾,又哭又笑内心五味杂陈的时刻;有陪娃作业,情绪瞬间引爆鸡飞狗跳的时候;有泡一壶茶、喝一杯咖啡,读一本书享受悠闲的时候;有加班赶工,码字艰辛的时候。

总之,心情是雀跃的。


临近假期结束的时候,为了给孩子(和自己)收心,我带她来到书店做作业,顺便逛逛。我走到一个展柜前,恍惚间,像梦境重现。我拿起一本《正常人》的书,黄绿色的封面,书本浸润着淡香水的味道,我不知道是什么花的味道,但真的很好闻。视觉可及的左上方立着《瓦尔登湖》的书。

这一场景,像极了记忆中的梦境。


恍惚过后,我又想起那三本书,题材都很沉重,至少我读着都狠心塞,确实是“狠” 心塞,没错。这三本书是《奥斯维辛的文身师》、《寂静的孩子》、《我有一片星空》,都是我在9月中旬逛书店淘来的。


读《奥斯维辛的文身师》,拉莱、吉塔、莱昂,这些名字深深的印刻在脑海中。这是一段真实的人间炼狱的回忆,被死神抛弃的幸存者,我无法用幸运来描述。我觉得所谓幸存者,只是魔鬼没来得及带走的人而已。盖上书本的那一刻,我多么希望这真的只是小说而已。


这个十一,我看了三本书。你呢?


读《寂静的孩子》,这是一本采访手记,都是真实的故事。从留守儿童到重病患儿,从边陲小镇到城中村落,尽管生活困苦、生存艰难,孩童的天真烂漫让现实的困境暂时有了童话的希望色彩。读这本书,那些“快乐”的孩童,仿佛一个个在眼前跳跃,我内心生出的无法改变的“宿命感”,与孩子的这种期望假象,形成强烈的矛盾感。我许多次地无从适从,有种窒息感。


这个十一,我看了三本书。你呢?


读《我有一片星空》,大概因为描述的事情过于久远,从历史的视角看,便多了更多理性。这本书是写梵高的,他最有名的一副画作叫《星空》(其实更多的翻译应为《星夜》)。作者经过史料研究、实地走访等,对梵高在进入精神病院前后,以及在精神病原期间的经历进行了考证,亦顺着这个时间轴,对他的创作灵感、风格、作品进行了介绍。我不懂艺术,我以前只是粗浅地认为,梵高是个疯子,他的画作都有明显的疯魔状态,特别是《星空》,虚无、抽象。阅读此书,我才知道他原来还有很多具体的人物画像、实物写生这种真实的作品存在,知道了他喜欢使用线条的方式创作,是受到了日本作家的影响,知道了他有家人等等。


这个十一,我看了三本书。你呢?


我记得读完这三本书,内心郁结的很。我又想起高中语文老师曾在我的周记本作出评语:“通篇阴郁,没有明朗的情绪。”也许,快乐和明朗,是不需要被记载下来的。


如今再回顾,读书当时很多一念之间的想法,早已了无痕迹,无处追寻。记下这些文字,在往后每个平凡的日子里,留一点念想:诺,想想那个十一假期,你过的很愉快呐!


——2020年10月10日晚,于上海


联系我们

微博:普世律频道

电话:021-52988666

官网:www.pushipartners.com

邮箱:pushi@pushipartners.com

地址:中国上海市云岭东路89号长风国际大厦4层

邮编:200062

这个十一,我看了三本书。你呢?

相关律师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