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青少年对法治精神的认知,加强对律师职业的理解,激发对法律学习的热情,并为他们未来的职业选择和人生规划提供宝贵的参考和启示。本所与华东师范大学第四附属中学共同开展了“遇见未来的自己——华四学生生涯规划职业体验课程”,共有8名华四学子变身少年律师走进律所,开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律师职业体验活动。
在本次课程中,本所高级合伙人徐巧月、翟雯婕律师、合伙人陈晓霞律师、李羽、施喆昊、卢辉敏、刘畅律师、实习律师王骏祥以及实习生潘铭恩分别通过互动采访、普法讲座、模拟法庭、辩论赛等方式帮助学生与法律近距离接触。

Day 01
在简单又不失热烈的欢迎仪式中,学生们不仅倾听了律所的发展历程和历史沿革,且亲身感受到了律师的工作环境。随后,学生们认真聆听了律师事务所的组织架构、荣誉奖项、经典案例、人文活动以及社会活动等,对律所的价值观以及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这次迎新环节,学生们对律师职业的专业性和社会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们明白了律师职业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和社会责任感。同时,这一体验也为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职业价值观奠定了基础。

[开放式访谈:律师职业探访]
为了深化学生们对于律师这一职业的认识与理解,使他们能够全面而具体地把握律师工作的各个维度与内涵,高级合伙人翟雯婕律师基于丰富的执业经历,对学生们的疑问进行了详尽而深入的解答。
在提问环节,学生们表现出了对律师工作的浓厚兴趣,他们聚焦于影响律师胜诉率的因素、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应对方式等问题。翟律师表示,专业能力是律师执业的基础,同时,也需要调整心态,辩证地看待输赢问题。
学生们亦关注律所的运营模式以及市场拓展。翟律师深度剖析了律师事务所的组织架构、人员组成、经营模式、宣传策略等对律所高效运营、律师工作效率、团队协作以及品牌影响力的作用,让学生们对律师的工作系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此外,学生们深入探究了律师的具体工作流程,翟律师详细介绍了处理案件、维护当事人权益等方面的详细步骤和方法,并强调了律师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面的重要作用。她表示,作为一名律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法律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

[法的基本原理及我国诉讼制度概述]
施喆昊律师以《法的基本原理及我国诉讼制度概述》为主题,深入浅出地解析了法律的多重属性和其在社会中的重要角色。
首先,施律师从法的定义切入,点出了法的规范性定义、功能性定义以及社会学定义,并且通过电车难题、无知之幕、洞穴奇案三大经典案例深度探讨了法的特点,拓展了学生们对法的功利性、公平与正义以及法与道德的关系的认知。
随后,施律师对我国的基本法律制度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深入剖析了我国法律体系的构建和运作机制。在介绍诉讼制度时,施律师详细阐述了公安机关、检察院系统、法院系统以及司法行政系统的组织分类以及具体职能。在进一步介绍仲裁制度时,施律师重点解释了仲裁制度的渊源,仲裁和诉讼制度的异同以及请求权的定义与分类。

Day 02
[科技在法律服务中的运用]
实习律师王骏祥以《科技在法律服务中的运用》为主题,阐述了科技在法律服务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首先,王律师从实例出发,向学生们展示了一批律师新媒体账号的运营情况,并开启了一场关于自媒体对法律信息传播影响的热烈讨论,引发了学生们极大的兴趣和思考。王律师表示,自媒体在法律信息传播、法律教育和法律咨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能有效地传播法律知识,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并为人们提供便捷的法律咨询服务。
最后,王律师详细地阐述了AI科技在法律服务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深入探讨了如何利用科技手段提高法律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并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科技在法律服务中的具体应用。他强调,AI在合同审查、法律咨询和数据分析中展现出明显优势,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但同时也面临着隐私保护、伦理问题等挑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规范。

[香港法律体系与制度建设]
实习生潘铭恩从介绍普通法开始,讲解英美法系在香港的历史发展,让学生们一览香港法律制度的的独特之处。除了法院现行的上诉制度和陪审员制度,潘同学亦通过设例和问答等互动交流,引导学生理解普通法中的一大特色——遵循判例。而在区分大律师和事务律师的同时,课堂也解答了学生们对法官和出庭律师在法庭上的特殊服饰的迷思。

[法律思维启蒙]
刘畅律师以《法律思维启蒙》为主题,为学生们的批判性思维、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
首先,刘律师对犯罪的法律认定以及特征作简要介绍,并通过实际案例以及经典犯罪小说、电影,分析具体的法律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随后,刘律师对刑罚的主刑种类、附加刑种类、法定量刑情节、酌定量刑情节、刑事责任年龄等做详细介绍,并对死刑在各国的保留与废除、死刑废除的争议作详细阐述。
最后,刘律师重点探讨了律师是否应该为“坏人”辩护这一复杂而又备受争议的话题,这触及到了法律伦理、道德判断以及社会正义等多个层面。他强调,律师为“坏人”辩护不仅是法律规定的权利,也是律师职业的职责所在。但这种辩护应当在法律框架内进行,且不得违背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DAY 03
[苏河漫步,华政探访]
由高级合伙人徐巧月律师带队,学生们跟随华东政法大学档案馆校史文化协会讲解员的步伐,踏上了探寻历史、感悟文化的校园旅程,种下了梦想的种子。
漫步苏州河畔和华政校园,学生们领略了苏河的秀美景色,参观了校园内具有丰富历史底蕴的建筑。讲解员详细介绍了每座建筑的历史背景、建筑风格以及背后的故事,让学生们对校园的历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此外,在“苏河明珠——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历史文化展”中,学生们深入了解了学校历史建筑的保护和传承、红色文化的挖掘和弘扬、法治文化的孕育和发展,深刻领略了苏州河畔这所百年校园的历史价值和文化魅力。

[《十二怒汉》电影观看及主题讨论]
李羽律师带领学生们观看了以英美法系陪审团制度为背景的经典法律题材电影《十二怒汉》。观影前,李律师罗列了问题清单,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他们带着问题深入剖析影片内涵。
观影后,学生们积极分享观影体会,热烈讨论电影中的关键情节和深层思考。李羽律师则以引导性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们对法律精神和社会正义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最后,李律师强调在现实生活中践行合理怀疑的法治理念的重要性。学生们对法律职业的认知得到了显著提升。

DAY 04
[面对校园欺凌,法不向不法让步]
合伙人陈晓霞律师以《面对校园欺凌,法不向不法让步》为主题,带领学生们深入了解校园欺凌的严重危害以及法律责任。
首先,陈律师借助一支短片引入了校园霸凌的概念,向在座的学生们展示了关于校园欺凌的一系列数据及具体行为,详细阐述了校园欺凌定义的危害后果,使得学生们对校园欺凌有了更为全面和深刻的认识。接着,陈律师针对遭遇校园霸凌后的应对措施,给出了一系列明确且实用的建议,包括如何寻求帮助、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等,让学生们在遇到类似情况时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随后,陈律师深入剖析了校园欺凌现象可能涉及的法律责任,让学生们明白法律对于校园欺凌的零容忍态度。
最后,陈律师向学生们提出了“三不做”倡议——不做受害者、不做欺凌者、不做附和者或冷眼旁观者,并鼓励学生们要勇敢面对校园欺凌,增强法制观念,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模拟法庭准备和教学]
模拟法庭是一种法学教育的重要方式,它通过模拟真实的法庭审理过程,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技能。施喆昊律师在前期准备环节,引导学生们了解各自角色的职责和权利,并指导他们如何进行诉讼文书撰写、证据收集和质证、法庭辩论等环节,为正式的模拟法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学生们在正式的模拟法庭中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校园霸凌模拟法庭]
在施喆昊律师的指导下,学生们以校园霸凌这一严重的社会现象为主题,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开展了模拟法庭的活动,深入体会了法律的神圣与庄严。学生们全身心地投入到角色中,并且精心拍摄了视频证据。在模拟法庭的现场,他们严肃认真地展开辩论,充分展示了法律人的风采。
高级合伙人徐巧月律师、施喆昊律师、实习律师王骏祥现场观摩了本次模拟法庭,并对学生们的表现进行点评。徐律师表扬了学生们用心拍摄的视频证据,并对法庭纪律、发言流畅度、自主表达等问题提出建议。施律师肯定了审判长对维持法庭秩序和流程把控的优秀表现,并表示,希望本次活动能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王律师对学生们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肯定,并寄语学生们在未来的道路上能够持续进步。
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们不仅锻炼了的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体验到了律师这一职业的神圣和责任,更加深了对校园霸凌问题的认识。

[辩论赛]
在李羽律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围绕“旅游景区的价值理念,更应该以文化为中心还是更应该以环境为中心”这一主题展开辩论赛。六位辩手在赛场上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和独特的见解,针对自己所支持的立场和观点展开了激烈的交锋,现场气氛紧张而热烈,思想的火花在碰撞中不断迸发。
辩论结束后,李羽、施喆昊、卢辉敏律师作为评委,对双方的表现进行了全面的点评。李律师指出了时间管理、团队配合以及理解辩题方面的不足,并指出,多参加思辨性的活动将惠及未来学习的方方面面。施律师对发言节奏、表现形式提出建议,并强调了,通过合理地使用论据来支持论点,论证者才能构建一个清晰、连贯、有说服力的论证。卢律师表示,希望学生们能在辩论赛中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学有所或。
通过此次辩论赛,学生们得以提升逻辑论证、语言表达、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能力,不仅对学生们未来的学术学习有着积极的影响,也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本次职业体验活动中,学生们得以深入律所,亲身体验律师职业的日常工作流程,深入了解法律知识,进而探索自身的职业兴趣与发展方向。通过与普世万联律所资深律师的互动与交流,学生们不仅强化了法律意识,还显著提升了自身的逻辑思维、沟通技巧与问题解决能力。
未来,普世万联律所将继续践行公益初心,积极参与并支持“遇见未来的自己——华四学生生涯规划职业体验课程”,为学生们搭建一个让他们能够尽情地探索、实践和成长的广阔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