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华东政法大学“普世·CHANGE”奖学金终审评选活动于2020年11月20日在普世律师事务所顺利举行,5位同学脱颖而出成为2019年度获奖者。(点此查看详情)
11月30日起,我们特推出“普世·CHANGE奖学金”系列访谈栏目,今日为最后一期,介绍的是获奖者之一:赵春兰同学。
个人简介

赵春兰
华东政法大学法律硕士教育中心2018级法律硕士(非法学)。曾获小城杯公益之星创意诉讼比赛一等奖,华东政法大学学业奖学金一等,华东政法大学校级三好学生等荣誉。
获奖感言
能够获得“普世·CHANGE“奖学金,首先需要感谢普世律师事务所捐资设立的公益奖学金平台以及华政法硕教育中心对于法律硕士的栽培。接到律所邀请写获奖感言之后,我踌躇良久,始终不知道如何下笔。最初我想借助这篇文字对自己研究生的学习生活做一个精神上的梳理,但思考过程总是有些艰难,我想或许是由于我内心深处始终觉得自己欠缺的太多。因此我打算从我所欠缺的出发,分享几点我认为法学学习中重要的部分,既是作为研究生学习生活的感悟,也是作为一种自我警示,提醒我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应该注意什么。

一、多积累
法学书籍浩如烟海,在这样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专业面前,总是会觉得自己要学的东西太多,而学了的又太少。这样的恐慌感时常会让人感觉迷茫,此时更需要脚踏实地,静下心来慢慢积累。而对于如何积累,主要有两点,一是体系构建,通过阅读专业内经典书籍构建学科体系,二是专题研习,针对老师课上教授以及自己私下阅读实践中产生的问题进行专题学习,提高学习深度的同时增强自己文献检索以及文献综述的能力。
二、多输出
学习是一个持续输入的过程,也需进行输出,这个输出可以是自己撰写的论文,也可以是一次社会实践,还可以是阅读完一本经典书籍之后的读书笔记。通过一定的输出可以证明学习的有效性,同时也增强了自己对于知识的理解记忆。当然,基于不同的规则制定,可能论文并不会被发表,社会实践也没有取得好成绩,但是否取得一个好的成绩并不是决定自我能力提升与否的唯一要素。

三、多交流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多与前辈、老师以及同学交流学术以及生活,可以取长补短,对于自己的现状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在我的研究生生活中,有幸能遇到诸多良师益友,得益于这些师长和同学的帮助,才能够在学业上有所精进的同时维持身心良好并对未来充满期待。
结语
以上几点出于自身学习生活感悟,虽难免落入俗套,但却句句肺腑。最后,再次感谢授予我奖项的普世律师事务所,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我会继续努力,做更多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为中国的法治事业添砖加瓦!

联系我们
微博:普世律频道
电话:021-52988666
官网:www.pushipartners.com
邮箱:pushi@pushipartners.com
地址:中国上海市云岭东路89号长风国际大厦4层
邮编:200062
